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

在地食材文化推廣者─顧瑋






我曾在「對食材的敬意,對土地的熱愛」一文談到台灣好食協會,今日要更完整的介紹台灣好食協會的創辦人─顧瑋,分享顧瑋創業的過程,以及理念上整體的轉換,到創立現在重視在地食材商品的不二味在地良食,但所要闡述的主軸並不是創業模式或創業經營的方法,要談的是「在地食材」。

顧瑋畢業於台大動物學系及分子醫學研究所,與現在顧瑋所做的事情截然不同,可依舊走出舒適圈,找尋自己的一條路。起初,顧瑋發現有很多不錯的在地水果,思考在地水果再加工的可能性,並且思考這些在地水果是否可走出自己的路線,同樣都是水果,為何一定要食用國外進口的水果甚至水果加工品,台灣的水果一定也能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。




起初,不斷買進水果煮果醬,一再的嘗試卻無法試出好味道及方式,花了半年及數萬元,依舊沒有答案。後來找尋一位善於煮甜點的夥伴,和朋友合夥成立了「在欉紅」,兩個月就讓果醬成為商品,也造成熱銷,推出多款在地水果而製作成的果醬產品,在欉紅這品牌也漸漸知名。

當事業擴張,品牌知名度一廣,要顧慮以及要負起的責任更多,隨之而來的是考驗經營理念以及能力,也讓顧瑋因為一些因素,決定退出原本所創設的公司。退出後,思考自己僅有的是什麼,未來該走尋的方向,以及要繼續實踐的理念,都必須重新計畫。盤點一切資源,思考如何讓在地食材有一個好的機會發揮,探詢到「慢食」的概念,便到了慢食主義發源地義大利,展開了28天6000里的思索之路。

慢食,指的不是慢慢吃,而是一個真正關心在地食材之外,並且有效率將在地食材發揮所有創意的可能,讓創意展現成為屬於在地專屬的優質產品,成為該地一個有效達到關懷食材並自給自足的思維,不必翻山越嶺,不必仰賴進口,而是真正專注在地,甚至是小農經營,營造出在地專屬的認同感。




顧瑋在義大利的旅程中,找到世界上最貴的醋Batleria,這些醋並不是高度企業化經營,也不是在大城市中,而是在一個看似不起眼的鄉村,製作者是個老奶奶,每日細心開窗關窗照料這些葡萄醋,卻成為了世界上最貴的醋,而且是透過地方公會的幫助,才有這樣的平台在世界上行銷,那台灣是不是也可以有這樣的可能性呢?

回到台灣,顧瑋創立了「台灣好食協會」,這是一個關於台灣在地食材集合成Data的蒐集資訊站,例如在什麼節氣適合吃什麼樣的食材,而這些食材又來自台灣何處,並且探詢台灣哪些地方有什麼在地食材,該食材背後的歷史、人文、風土和意義,在地的理念與情感,透過網站推廣台灣的在地食材。

顧瑋當時創立台灣好食協會,並未想過經營模式,純粹只是為了理念,不惜犧牲成本也要做這件事情。

「只要你有著好的理念,努力去實踐一件事情,就會有人看到並且支持」,顧瑋表示就因為受到注意,例如高雄政府非常支持這件事,利用專案計畫編列補助款,讓顧瑋去研究高雄的在地食材,並且放入台灣好食協會的網頁,而他也表示,台灣在地食材讓他怎麼編寫都寫不完。


圖片來源:不二味官方網站

顧瑋後來希望將理念更往上一層,創立了「不二味在地良食」除了編寫在地食材之外,更真正能夠幫助在地小農,利用在地的食材,發展出高附加價值的商品,讓台灣的在地食材能夠有更高的價值。

慢食運動是台灣必須發展的運動,台灣也有許多人在關注慢食這個議題,真正關心台灣在地食材,並且增進在地認同感,讓小農或青年學子有更高的意願待在鄉村,創造更多屬於台灣在地的高附加價值食材,也是一種對資本主義及追求高速效率的文化之挑戰,創造台灣一種新的生活模式,你我都必須思考並真正的關懷。而顧瑋也正是推動這類文化的一份子,願你我也一同加入,一同關懷台灣。






想一嘗更多美食嗎?
想要知道更多美食的資訊嗎?
快加入食客皇帝粉絲團
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